˄

綠檸檬

斑斑點點的綠檸檬,其實很有內在美
水果:綠檸檬
產地:屏東九如
農夫:陳證合
產季:四季

 


 

2013年9月,當獵果舖開始著手籌備之際,正是綠檸檬最夯的時刻,各類型檸檬飲品在市面上成為主流。我們往台灣南端追尋檸檬園,無不都已被各家品牌包下來,檸檬成長的腳步壓根趕不上市場需求。 綠檸檬供不應求之下,大貨市場價格也節節上升,獵果客只好轉而求築田農場的黃上嘉老師能否幫我們找到無毒種植的檸檬農夫。黃上嘉老師被我們再三盧得只好去找願意轉作無毒耕作的農夫,教他們如何不用農藥化肥也可以種出好檸檬。

就在今年6月趕著籌備開店繁瑣事務的時刻,黃老師突然來訊聯絡說已經有一座農場轉作無毒檸檬成功了,而且是香氣十足的有子檸檬(這正符合我所要的)。詳細問清楚他們怎麼種、用什麼樣的方法防治蟲蟲之後,黃老師又說:「他們已經送檢了,都有檢驗報告。不過,因為他們剛開始種,生態有點變化,表皮被蟲弄得很不好看, 妳要不要考慮還是用用看?」

聯絡上這位被我們盧得轉作無毒的農夫-陳證合,劈頭他就叫我要親自去屏東看看他的果園。收到證合寄來的綠檸檬,打開箱子,「哇!還真醜呢!」果實大小不一,有些圓圓的,比拳頭還大,如柳丁一般。但無論大小,皮都醜到爆,上頭像長滿雀斑也似的,甚至呈現像奇異果皮般的咖啡色粗皮。總之,這些綠檸檬說它有多醜就多醜。

我們切開那批檸檬,皮的精油香氣撲鼻,果囊透明飽滿、汁液迸流。哇!真是太有內在美了!毫無疑慮地決定採用這些檸檬。為了提供讓來客趕連皮一起吃的檸檬,我們榨了百分百原汁,用在飲品與醬汁製作上,也推出蜂蜜檸檬茶與計畫中的甜點,尤其是蜂蜜檸檬茶,搭配我們每一款茶,都相當對味。

但我們初期只有一家小舖,使用量還真是不足,這也是每次打電話跟陳證合訂檸檬時,他都要哎哎叫說:「我一個禮拜可以收2000斤,賣到台北的量只有400斤,通路打不開,我看不行,得把它砍光光!」轉作無毒對他來說,儼然壓力奇大。問他說外皮何時可以變正常,他回說:「後年。」「那你就繼續好好種,你的工作就是把東西種好啦!別ㄏㄞ啦!我想辦法來用,別的事你就別想啦!」

努力找各家餐飲同業一起使用證合的綠檸檬,一試各個都成為主顧,因為像內人都懂得它的好,跟徒有外貌、缺乏香氣的檸檬比起來太實在了。

說起來,生物界很奇妙,喜歡在檸檬上留下吻痕的蟲蟲們如薊馬、銹蜱、果實蠅也會欺負新手,它們不遺餘力在陳證合轉作無毒耕種的檸檬「宣示」到此一遊。因為長得太醜,全然不像市售檸檬的油苞飽滿、綠得如上臘般。之前,他寄出檸檬並附上398項農藥零殘留的SGS檢驗報告到拍賣市場。寄出後,每天戰戰兢兢在家等著消費市場對這批無毒檸檬的看法。苦等不到,他心急地去問,得到的回答是:乏人問津。原來,這堆外表不夠完美油亮的檸檬壓根沒有採購商青睞,多數的採購商和消費者仍然是「外貌協會」,只看外表好不好看,哪管有多少農藥。

坦白說,懂得吃檸檬的人都知道檸檬最精華在於皮,會拿來連皮一起泡成檸檬水喝,更會做的就拿來作成酵素、醋或果醬,極富與自由基有關的類黃酮、維生素C、果膠、精油等,尤其檸檬的酸性下肚後卻變成有益身體的鹼性,網路上瘋傳檸檬對身體如何好,然而,吃下綠油油光滑滑卻殘留大量農藥的檸檬,到底是好還壞?

當然無毒或有機作物還是可以透過適當的管理跟改善,讓外貌逐漸好轉,但轉換時期難免會因為環境生態的變化,產生瑕疵,只要給它足夠的時間,生態就可以逐漸恢復平衡。這段時間,唯有消費者支持,我們才能與農夫們並肩前行,讓農夫們無後顧之憂持續堅持種出無毒果實。才能讓我們與土地變得更茁壯。因為絕不能讓願意轉作無毒耕種的農夫放棄呀!

TIPS 證合的檸檬是熟成採收的檸檬,底部飽滿是它的特徵,切開後香氣撲鼻。果皮顏色隨時間由綠轉黃是正常現象;一旦檸檬表皮開始變軟,正是風味與果汁最豐沛的時刻。既可室溫存放,也可以報紙包覆放冰箱延長保存期限。 無毒檸檬可以洗淨後,放心地連皮一起用。
 



獵果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