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曾經在財經媒體、時尚雜誌、網路、廣告、基金會乃至於公部門等擔任高階主管的古碧玲,和幾位友人合伙開獵果舖公司,提供健康飲品,直接到農地找小農契作、購買。希望透過消費,打造四共好的理念:種出好食材、消費者吃到好東西、農民得到好價錢、不再種植的土地可以復耕,變成長出東西的好土。
詳細報導
為了替台灣農業盡心力,更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在媒體界闖蕩二十餘年,擔任過總編輯、副社長、社長、編務總監、執行總監、採訪主任等職位的資深媒體人古碧玲,離開過去自己熟悉的工作職場,轉換跑道改賣茶飲,並與哈肯舖手感烘焙合作創立「獵果舖」清飲輕食小舖品牌,希望能以「為台灣水果創造更多可能」的定位,未來發展連鎖。
詳細報導
從媒體轉到農業,會很跳tone嗎? 我覺得理所當然耶。」古碧玲說,關注農業的開端,來自於兒子出生後,對一百多種食物過敏,讓她開始關注食材來源。如今,直接跟農民買,做安心的飲料給消費者,成了古碧玲的實踐方式
詳細報導
標榜手感烘焙的〈哈肯舖〉跨足茶飲市場,新創品牌〈獵果舖〉(fruit hunter)第1家門市並已在台北市新生南路3段的台大商圈開始營運。小舖除有〈藍鵲茶〉、〈柚香金萱〉、〈紅玉茶〉與〈紅烏龍茶〉等4款台灣好茶供消費者選擇,更有「果找茶」系列用小農種植的台灣優質水果製成8種不同的果漿與果泥後,任消費者自由選擇與4款好茶配對。 此外,〈獵果舖〉並採用〈哈肯舖〉烤出的巧巴達麵包或原味土司做成的三明治輕食供消費者選擇,這些輕食三明治也一律以果醬調味,非常特別。
詳細報導
台北公館商圈日前開了一間專賣冷飲的「獵果舖」,但可不是一般的茶飲店,老闆娘古碧玲曾在媒體工作,平常就勤跑產地拜訪小農,這次和烘焙名店「哈肯舖」創辦人等4位創業者合作進軍飲料市場,以「小農水果+台灣茶」的全新概念,試圖創造出比較健康的飲料店模式。
詳細報導
開車往宜蘭山上走,柏油路漸漸變成碎石小路,轉了好幾個彎,終於看到山坡上的紅肉李樹,結滿果實紅了,也熟透了,初夏的酸甜滋味,像在催促古碧玲,趕緊換掉涼鞋。
詳細報導
【黃馨儀╱台北報導】近年台灣餐飲業吹起跨界風!不但許多主打甜食路線的業者,紛紛跨足鹹食市場,搶攻多元客層,「餐」、「飲」也真正合體雙棲。例如以手感烘焙聞名的連鎖麵包店「哈肯舖」,今年跨足茶飲市場,在台大商圈創立獵果舖(fruit hunter);而本業為日出茶太的六角國際(2732),年初也代理杏子豬排,都是希望以更多元食材,擄獲消費者的心。
詳細報導
「小心一點兒!熱茶桶要放在工作檯上…」手裡正在切卓蘭的牛番茄,不忘盯著年輕人處理茶飲的每個細節。卸下《新新聞》雜誌總編輯一職的古碧玲,2014年6月20日在台灣大學旁,以近20萬元租下一間20坪店面,開了一家天然水果茶飲店「獵果舖」(fruit hunter)。擔任董事總經理的她自稱「打工阿姨」,從研發到服務顧客所有SOP都親力親為。
詳細報導
「獵果舖」的店徽是隻巴西狼,這長相可愛逗趣的犬科動物,生長在南美洲,特色是「無水果不歡」,一半以上的食物來源都是水果,而且專挑好水果!吃到不健康的水果就拉肚子,就像古碧玲的精神,花了長時間尋找台灣好水果,目前和十多位農友合作,包括宜蘭大同的紅肉李、屏東九如的檸檬、屏東枋山的芒果、台南左鎮的芒果、高雄小林村的梅子…等。
詳細報導